随着全国各地新冠疫情的不断严峻,猪肉鸡蛋等必需品需求不断增加。全国多地鸡蛋价格不断上涨,众多养殖户开始降低淘汰鸡的出栏率,想法设法的延长蛋鸡产蛋期、增加蛋鸡产蛋量。很多养殖户私信小编到底要不要听微信群里各种兽药销售的建议购买各种激素类兽药,小编其实感觉真的没必要,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这几点,蛋禽产蛋期延长,年收入增加30万根本不是梦!
01
首先我们要了解蛋鸡产蛋期短且产蛋质量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大部分养殖户总是认为蛋鸡产蛋量下降且鸡蛋质量不好的主要原因是蛋鸡发生疾病所引起的过度应激反应,其实这只是产蛋量下降的一方面;也有养殖户认为产蛋量下降是因为饲养饲料太差导致蛋鸡营养不均衡所导致的,这种观念也无可厚非。其实根据农村农业部畜牧兽医局的相关数据表示,大部分蛋鸡产蛋量下降是因为日常管理不当和激素性兽药使用过当所导致的输卵管相关的问题。很多养殖户在发现蛋鸡养殖过程中产蛋量下降并不会及时分析而是转为淘汰鸡催肥增重销往市场,往往这样错误方式更会加剧蛋鸡输卵管堵塞等相关问题引起更多的应激反应!
02
加强日常管理注意补充饮水,产蛋期至少延长20天
有相关实验结果证明,饮水不足或不卫生时80%会直接造成蛋禽的内分泌紊乱,蛋禽饲养本来就处在一个密度管理比较大地方,而且通风、光照、温度等因素变动又非常大,一旦养殖户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发觉禽舍内部的异常现象就容易造成蛋禽内分泌紊乱。鸡舍内不良气体较多、应激反应较强或让鸡群服用超量磺胺类、抗球虫类、激素类等药物时,因发育不齐、内分泌紊乱或药物的毒副作用而缩短产蛋高峰期。
03
那有养殖户就问了:禽舍内温湿度控制在多少是最为适宜的?
产蛋高峰的适宜温度为5℃-27℃、最佳温度为18℃-25℃,高温时因应激反应和采食量下降使产蛋率降低和高峰期缩短,温度太低时因应激反应和生热耗能使其产蛋率降低和高峰期缩短。产蛋高峰最佳环境湿度为55%~60%,湿度太大时因鸡群中部分或全部鸡只烦躁不安而使产蛋率降低和高峰期缩短,而且高湿环境还不利于环境温度的降低
04
蛋鸡这样饲喂产蛋期至少延长20-25天
通过改变饲喂技术来调整管理将会给蛋鸡带来好处。对处于长产蛋周期后期的蛋鸡而言,所采用的饲喂技术似乎比实际的营养更重要。
建议的饲喂技术具体内容如下:早晨供给饲料(占每天总饲喂量的40%),确保中午时料槽为空(维持1.0h~1.5h,以提高当天结束时的采食量);在关灯前6h~7h进行1次午后喂料(占当天饲料总量的60%);如果有可能,增加1次午夜饲喂(关灯3.5h后,开灯1h~2h)。
在日常操作中,如果可能应采用分开饲喂法,即每天饲喂二种不同的饲料,可提高早晨的能量和氨基酸摄入量与下午钙的摄入量。
05 使用蓝海生产的“蛋优多”

蛋优多是蛋禽专用产品,由VE、黄芪、葡萄糖、党参等原料组成,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种鸽产蛋下降、无精蛋、死胚蛋等,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期,促生长。